当前位置:
首页 > 皮肤科学基础 > 皮肤病学 > 马拉色菌毛囊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皮肤病学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马拉色菌毛囊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皮肤病学 真菌感染性皮肤病)

导语:马拉色菌毛囊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属于皮肤病学下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马拉色菌毛囊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参考主题,主要讲述毛囊炎,马拉色菌,真菌感染,毛囊性皮肤病等方面医学知识。

马拉色菌毛囊炎(Malassezia Folliculitis)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毛囊性皮肤真菌病。1973年由Potter正式命名为马拉色菌毛囊炎。

马拉色菌毛囊炎是怎么引起的?本病的病原菌是糠秕或球形马拉色菌(Malassezia furfur/globusa)。马拉色菌是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之一。在促发因素影响下,在毛囊内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使毛囊的甘油三酯变成游离脂肪酸,刺激毛囊口产生多量脱屑,引起毛囊导管阻塞。马拉色菌的过度繁殖,皮脂的潴留,细胞碎片的积聚和游离脂肪酸的刺激,导致阻塞的毛囊扩张,继而破裂,内容物释入组织而产生炎症。

症状表现

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常伴有灼热和刺痛感。运动或洗澡后出汗,可加剧瘙痒。本病多见于中青年,平均发病年龄在30岁左右。男女均可发病,男多于女。亦有报道女多于男。本病好发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背上部、胸前、双肩、颈部,少数见于前臂、小腿和面部,腹部有时亦会发生。皮损呈弥漫性或散在性,多呈对称性。皮疹为圆顶状毛囊红色小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可挤出粉状物,周边有红晕(下图)。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广谱抗生素的病人易并发本病。本病往往并发花斑癣、面部痤疮。常见于多汗症、油性皮肤、脂溢性皮炎的患者。

躯干部、颈部对称性毛囊性粟粒大红色或肤色丘疹,互不融合,上附鳞屑或毛囊性小脓疱

组织病理

切下完整的毛囊丘疹作病理切片,PAS染色,在扩大的毛囊腔内可见大量圆形或卵形的芽生孢子(下图),聚集成堆,直径2~5μm。偶见单个、小群或成簇分布。HE染色,表皮轻度角化增厚,毛囊上部及周围有单核细胞聚集,附近真皮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在血管周围浸润。有时可见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

漏斗部毛囊内“微脓肿”中见少数淡红色孢子聚集(PAS染色×400)

诊断及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直接镜检或真菌培养。

直接镜检:用柳叶刀片把整个毛囊丘疹削下,加10%KOH溶液1滴,盖上盖玻片,微微加温,压成单层细胞。不染色,镜下可见圆形或卵圆形带厚壁的成堆孢子或香蕉状菌丝。中央蓝色反光,其周围有一圈透亮区即为厚壁。有时可找到出芽的孢子。不染色的孢子很容易和脂肪滴混淆,脂肪滴是蓝色均质反光,没有厚壁。

染色法:在盖玻片周边放乳酸酚苯胺蓝染色液1滴,让其渗进片内。镜下见马拉色菌的厚壁透亮,胞质周围染成较深的蓝色,呈圈状。中央较淡,有时可找到芽生孢子。脂肪滴不染色,不易混淆,直接镜检阳性率达60%。染色法阳性率达98%。

培养:马拉色菌具嗜脂性,在含油的培养基中可培养出来。

本病需要与寻常痤疮、细菌性毛囊炎、皮肤念珠菌病、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毛囊虫性毛囊炎相鉴别。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临床表现与马拉色菌性毛囊炎相似,好发于男性青壮年。脂溢部位有毛囊性丘疹、脓疱性瘙痒,但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最高可达40%以上,毛囊内的脓液含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上皮细胞,糖皮质激素内服或外用有效。

治疗

马拉色菌毛囊炎侵犯毛囊,部位较深。外用一般抗真菌药效果较差。含有渗透剂的外用抗真菌药疗效显著,但易反复发作。

  1. 2%酮康唑香波洗澡,每天1次,在患部擦至发泡后,停留5分钟,清水冲干净。与其他药联合应用可有协同作用。
  2. 联苯苄唑酊或霜,外用。本品含渗透剂氮酮,渗透性高,疗效好。
  3. 酮康唑200mg,每天1次,饭后服。15~30天可治愈。疗效各地报道不一。本品可损害肝功能,久服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4. 伊曲康唑400mg,每天1次,饭后服。每月服1周,间歇冲击2个月。本品有良好的“药物后效应”,故每月服1周,停药3周仍有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但停药后有复发。
  5. 氟康唑50mg,每天1次,饭后服,连服7~14天,或150mg每周服1~2次,共4次,常有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