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虫和蠕虫所致皮肤病 > 旋毛虫病(Trichinosis)(皮肤病学 原虫和蠕虫所致皮肤病)

旋毛虫病(Trichinosis)(皮肤病学 原虫和蠕虫所致皮肤病)

导语:旋毛虫病(Trichinosis)属于皮肤病学下的原虫和蠕虫所致皮肤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旋毛虫病(Trichinosis)主题,主要讲述旋毛虫等方面医学知识。

本病是旋毛线虫(pork worm,简称旋毛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旋毛虫可寄生于猪、野猪、鼠、熊等多种动物及人体内,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肉内。该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以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在黎巴嫩、泰国、智利等国曾有爆发性流行。我国自1965年首次报道人体旋毛虫病后,陆续在西藏、云南、河南、东北等地区多次发生此病的流行。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般通过进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生或未煮熟的猪肉而染上本病。食物在肠内消化后,幼虫在十二指肠自包囊内逸出,并钻入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的肠壁黏膜,在2天内进行4次蜕皮后发育为成虫。雄虫交配后死亡,雌虫则寄生于肠黏膜,甚至到达腹膜及肠系膜淋巴结,并产生大量幼虫,后者由淋巴管或血管进入右心,经肺循环回到左心,再随体循环散布全身,但只有到达横纹肌的幼虫才能继续发育,幼虫穿破微血管进入肌细胞内逐渐长大,由于幼虫机械的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肌细胞受损,局部出现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5~15天,平均10天。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食入幼虫包囊的多少、生活力的强弱以及人体对旋毛虫的免疫力等因素有关,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于感染后3~7周内死亡。根据旋毛虫在体内的生活过程其临床表现可以分为以下3期:

(一)小肠期 此期约1周,幼虫钻入肠壁引起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充血、水肿,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便秘、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可伴乏力、畏寒、发热,少数人可有胸痛、胸闷、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二)幼虫移行期 典型表现为持续性高热、眼睑和面部水肿、皮疹、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变态反应性症状及全身肌肉酸痛等。高热可持续2~4周,重者可达6周,以后热度逐渐下降。发热的同时大多数患者出现眼睑、眼眶周围及面部水肿,重者可伴有下肢甚至全身水肿。部分病人出现眼球结膜水肿、出血。约18%的患者出现指、趾甲下线状或半月形出血。全身性肌痛是本病最为突出的症状,可有肌肉肿胀,硬结感,压痛与触痛明显,尤以腓肠肌、肱二头肌及肱三头肌为甚,患者常呈强迫屈曲状而不敢活动。部分病人可伴有咀嚼、吞咽和说话困难,呼吸和动眼时均感困难。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皮疹,包括斑丘疹、风团、紫癜及水疱等,伴痒或蚁行感,可持续数天到数周,为机体对虫体或其代谢产物发生变态反应的结果。严重者可出现心脏、中枢神经系统与肺部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国内报道病死率可达3%。

(三)包囊形成期 急性炎症消退后,进入包囊形成期,全身症状减轻,发热消退,但肌痛可维持数月之久,包囊在肌肉内可逐渐钙化。

诊断及鉴别

本病临床症状复杂,仅从临床表现难以诊断。近期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猪肉,表现为发热、肌肉痛、水肿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时可提示本病。确诊依赖于肌肉活检发现幼虫及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于感染后2~4周出现阳性,有助于早期诊断。皮肤试验也有诊断意义,在发病第二周后阳性率可达90%,但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

本病需与食物中毒、伤寒、风湿病、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结节性动脉炎等多种疾病相鉴别。

预防及治疗

(一)预防 加强对市场和屠宰场肉类的管理和检查,严禁食用生肉或未煮熟的猪肉及其制品。消灭老鼠,治疗患者以消灭传染源。

(二)治疗 阿苯达唑为目前国内治疗旋毛虫病的首选药物,剂量为一次400mg,一天2次,连服5~7天为一疗程。噻苯达唑50mg/kg,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5~7天可杀死体内虫体,尤其对控制早期感染有显著效果。也可服用甲苯达唑,1天3次,每次100mg,连续服用5~9天。氟苯达唑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由异性蛋白引起的变态反应症状或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受侵的症状时,应使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