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分泌学 >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内分泌学 环境与内分泌)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内分泌学 环境与内分泌)

导语:砷及其化合物中毒属于内分泌学下的环境与内分泌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主题,主要讲述重金属中毒与内分泌,砷中毒,砷,中毒等方面医学知识。

孟加拉国和印度的部分地区流行砷中毒。我国的西南局部地区也有土壤砷过高的报道。无机砷(inorganic arsenic)和有机砷化合物(organoarsenic compounds)主要由胃肠道吸收。生产条件下,砷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砷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被吸收入血,血砷95%~99%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珠蛋白结合。24h后分布于肝、肾、肺、肠壁、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2周后,头发和指甲等富含角蛋白的组织蓄积的砷浓度较高。砷在体内可被甲基化,一部分以二甲基砷酸形式由尿排出,少量砷由粪和汗排出,乳汁含砷很少。砷酸盐(五价砷,)在细胞内可取代无机磷酸盐而减少ATP的生成。亚砷酸盐(三价砷,)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含-SH辅基硫辛酸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而对该酶产生抑制作用。同理,它也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及其他含巯基酶。砷也是强毛细血管毒物,损伤器官的毛细血管系统。最新研究表明,无机砷能够抑制IgE受体介导的肥大细胞脱颗粒。

不育症和畸胎与环境中的砷含量过高有关。严重者可引起流产、畸胎和死胎。砷可造成大鼠血清与睾丸中的补体抑制活性明显降低,在精子的发生和成熟过程中减弱了其自身保护作用。因此,砷致血清及睾丸中补体抑制活性的降低可能与砷中毒引起的受孕率下降、精子数减少和精子畸形率升高等有关。

砷致睾丸和血清补体抑制活性降低原因可能有:

  1. 砷与-SH或-S-S有高度亲和力,砷与补体抑制因子结合,使补体抑制因子的空间结构改变而失活;
  2. 砷通过自由基引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而破坏睾丸组织及DNA,使睾丸细胞不能或减少补体抑制因子的表达。

其他系统的表现以皮肤的病变较多见,可发生不同类型的皮肤损害如皮疹、丘疹和溃疡以及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如皮肤色素沉着或脱失、皮肤过度角化、脱屑以及脱发等。指甲可见横行的Mees线。其他主要表现有:呕吐、腹痛、黄疸、肝大、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感觉异常、贫血和白细胞减少,甚至血红蛋白尿或急性肾衰竭等。

根据砷化合物接触史、典型砷中毒症状和尿砷(或血砷和发砷)增高等可作出诊断。

首先要立即终止与毒物接触,其次行驱砷治疗。硒与砷竞争—SH和—S—S,从而恢复酶或因子的空间结构,硒制剂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脂质过氧化对细胞膜和DNA的损伤,硒可加速砷从机体中排出,提高细胞的修复能力,使血清和睾丸补体抑制活性上升。具体治疗方法为硒维康2片/天(含硒量每片100μg)3个月,再改服1片/天,3个月,第7个月恢复每日服硒2片,至第10个月服用1片/天,全程14个月。亦可应用二巯丙醇,第1日每次2~3mg/kg,每4~6小时肌注1次,以后10天每12~24小时肌注1次。或用二巯基丁二钠,每次1g,每日1次静脉注射或口服每次0.5g,3次/天,连用3天、停药4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决定疗程次数。低血压时静脉输液。吸氧、心电监护并控制心律失常。必要时监测尿量,保护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