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止血与血栓 > 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血液病学 血小板功能与活化的分子学基础)

血小板的黏附功能(血液病学 血小板功能与活化的分子学基础)

导语:血小板的黏附功能属于血液病学下的血小板功能与活化的分子学基础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血小板的黏附功能主题,主要讲述血小板,血小板的功能等方面医学知识。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黏着称之为血小板黏附作用,它是血管受损后参与正常止血的最初反应。血小板参与黏附反应的机制除与血液流变学因素有关外,主要有三个成分起作用:血小板膜糖蛋白、vWF和内皮下组织。

参与黏附反应的血管内皮下成分主要是胶原纤维,但在大血管中则包括在微纤维上的黏附,其中Ⅰ、Ⅲ、Ⅳ型胶原对流动状态下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最重要;除了胶原纤维外,血小板黏附在其他组织上时需要二价阳离子,如Ca2+的存在。在黏附反应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是血小板黏附于胶原上的桥梁。每一个vWF分子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重复结构域,其排列为NH2- D1- D2- D'- D3- A1- A2- A3-D4- B1- B2- B3- C1- C2- COOH。近年来人们发现,在不同剪切力条件下,血小板黏附在内皮下组织的机制不相同。在高剪切力条件下(小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血管以及狭窄的血管等),vWF在血小板和血管壁之间形成桥梁介导血小板黏附到受损的血管壁或病变的血管部位,vWF经A3区(aa:948~1023)与胶原结合,使vWF构型发生改变,并暴露vWF- A1区;血流中的血小板通过其表面糖蛋白Ⅰb-Ⅸ复合物(GPⅠb-Ⅸ)与vWF- A1区(aa:474~488和514~542)结合。

GPⅠb与vWF结合后,血小板流速减慢并在血管受损表面滚动;随后其表面直接胶原受体糖蛋白Ⅵ(GPⅥ)结合至胶原,介导血小板内信号转导而发生血小板活化;该活化信号激活整合素α2β1(GPⅠa-Ⅱa)使血小板牢固地黏附在血管壁,引发血小板聚集,最终导致止血栓的形成。用单克隆抗体,如SZ- 123、SZ- 125或SZ- 2阻断胶原-vWF- GPⅠb轴各分子间相互作用,可抑制在高剪切力条件下血小板在内皮下胶原上的黏附。但在剪切较低条件下,血小板可直接黏附于胶原,不需vWF参与。

血小板黏附模式图

GPⅠb-Ⅸ-Ⅴ复合物中GPⅠb是参与血小板黏附的主要糖蛋白。但GPⅠb-Ⅸ-Ⅴ复合物并不是唯一的vWF受体,在血小板活化时,GPⅡb-Ⅲa通过识别vWF上RGD序列也能与vWF结合,参与黏附作用,但必须在形成复合物的活化状态下才有这种功能。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血小板黏附有几个阶段。血流中的血小板首先是与血管壁表面接触,然后发生显著的形态改变,伸展黏附在血管上。抗GPⅠb单抗可以抑制正常血小板与内皮下组织接触,因而阻断黏附的发生,而抗GPⅡb-Ⅲa的单抗虽然不能抑制血小板与内皮下组织的接触黏附,却能阻止血小板的伸展黏附,说明GPⅡb-Ⅲa对血小板黏附的后一阶段是至关重要的。血小板通过GPⅠb-Ⅸ在vWF的桥联作用下与内皮下组织发生接触黏附,这导致了血小板活化,发生变形反应并暴露出GPⅡb-Ⅲa的受体部位。因此,GPⅠb-Ⅸ和GPⅡb-Ⅲa虽然功能不同,但它们对血小板黏附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血小板GPⅠa-Ⅱa(α2β1)、GPⅠc-Ⅱa(α5β1)、GPⅥ、TSP及其受体等也能参与血小板黏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