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症 >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液病学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液病学 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症)

导语: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属于血液病学下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和减少症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主题,主要讲述中性粒细胞增多症,中性粒细胞等方面医学知识。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neutrophilia)是指年龄大于1个月的儿童和各年龄组成人外周血中性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计数大于7. 5×109/L和小于1个月的婴儿大于26×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是根据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计数出的绝对值升高,而并非是根据白细胞分类计数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

病因

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原因见下表。

炎症和紧张

急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常见原因是运动、情绪刺激或任何其他能引起内源性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水平升高的因素。此外,还可见于分娩期孕妇、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各种外科手术,以及诸如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内出血等突发情况。

许多急性细菌感染常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大部分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如肺炎球菌肺炎、葡萄球菌性脓肿或链球菌性咽峡炎常有中性粒细胞增多。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是那些引起菌血症或败血症休克的感染,也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显著增多。那些隐袭性起病和引起脾大的细菌感染,如伤寒和布鲁菌病则常无中性粒细胞增多。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远比细菌感染少见。

烧伤、电击、心肌梗死、肺梗死、溶血危象和全身性血管炎等,由于受损亦常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非感染因素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吸烟,平均每天吸烟2包以上的人其中性粒细胞计数为正常人平均值的2倍。慢性炎症,如皮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和痛风等常可引起中性粒细胞持续增高,情绪紧张和躁狂亦可引起慢性中性粒细胞增高。

肿瘤和心脏病

许多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肺和胃肠道肿瘤,特别是在其有肝和肺转移时,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脑瘤、黑色素瘤、前列腺癌、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细胞恶性肿瘤出现中性粒细胞增高不常见。

最近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增多是许多疾病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一个标志,如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患者中冠心病的发生率增高且病情往往很严重,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癌症患者死亡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其他严重炎症患者伴中性粒细胞增多者预后差。

血液病

除骨髓增殖性肿瘤外,几种少见的血液病亦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如Down综合征、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和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等。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原因

药物

如肾上腺素、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和锂盐等。此外,雷尼替丁和奎尼丁治疗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亦有报道。

发病机制

原始、早幼及中幼粒细胞构成骨髓中的粒细胞增殖池(mitotic pool of granulocyte precursor cell,MiP),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胞不进入外周血循环,晚幼粒细胞一般在外周血中不出现,外周血中以分叶核细胞为主,杆状核少见;分叶核粒细胞一部分进入外周血中,其余部分与晚幼粒及杆状核粒细胞存在骨髓中,成为骨髓中的粒细胞储存池(granulocyte storage pool,SP),需要时释放入外周血中,成人每分钟约有107~108个粒细胞从SP释放入血循环。成熟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进入血循环后,可以呈游走状态,也可附着在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壁上,随血液循环而游走的中性粒细胞,称之为粒细胞循环池(circulating granulocyte pool,CP),而附着在血管壁上的粒细胞称之为粒细胞边缘池(marginated pool,MaP),两者可以互相转换,形成动态平衡,MaP和CP粒细胞的总和构成外周血中的粒细胞总池(total blood granulocyte pool,TBGP)。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半衰期约为6~7小时,进入组织中的粒细胞构成粒细胞血管外池(extravascular pool,EP),这些粒细胞不再重返血液循环,约在4~5天内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破坏或进入人体分泌的体液中(唾液、胃肠液和泪液等)排出体外。

急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1.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 剧烈运动、急性物理刺激和情绪紧张在几分钟内就可以引起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高,其主要原因是中性粒细胞从MaP迅速进入CP所致,此时TBGP仍正常,因此称之为假性中性粒细胞增多(pseudoneutrophilia)。此时外周血中除中性粒细胞增多外,还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升高,这样有别于感染、持续紧张或给糖皮质激素后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后者仅只有中性粒细胞增多,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往往是减低的。

2.骨髓生成粒细胞及释放入血流的速度增加在炎症或感染,内源性集落刺激因子(CSF),如GCSF、GM-CSF、M-CSF和IL-6等升高,刺激中性粒细胞生成增多,MiP和SP扩增,同时也加速粒细胞从SP释放入外周血中,早期粒细胞从CP进入MaP也增多,此时尽管TBGP增多,但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不增多,称为隐蔽性中性粒细胞增多(masked neutrophilia)。随后CP与MaP转换达到平衡,中性粒细胞从骨髓SP进入外周血的量远大于从外周血进入EP的量,从而表现为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当血液接触其他物质表面如血液透析膜,使补体系统激活,亦因SP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液的速度增加而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

当给药理剂量的皮质醇等药物后,通过粒细胞从骨髓SP释放入血液增多和粒细胞从血液中进入EP减少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症

慢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详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主要:①通过骨髓生成粒细胞及释放入血流的速度增加;②中性粒细胞利用减少。由第二种机制产生的中性粒细胞增多较少见。其中较典型的是中性粒细胞膜CD11/18缺乏患者,这些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不能正常地黏附于毛细血管内皮,而骨髓中细胞生成和释放正常,当这些患者发生感染时,其中性粒细胞不能进入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堆积,从而出现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增多。在感染恢复期患者,中性粒细胞“组织破坏”减少,亦通过此机制而形成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

临床表现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中性粒细胞增多可以暂时性阻塞毛细血管,可暂时性减少局部血流量而引起局部缺血,如引起心肌的再灌流损伤和梗死等。

诊断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步骤见图:

中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断步骤示意图

中性粒细胞形态有助于早期诊断,中毒颗粒、Döhle小体和胞质空泡的存在,常提示存在明显或亚临床炎症、中毒、创伤或肿瘤。当同时伴有发热或其他炎症而原因不明时应考虑到少见的感染,如结核或骨髓炎。当外周血中同时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时,基本可排除急性创伤和感染所致的可能,此时应考虑内分泌疾病和肿瘤;若还同时伴有外周血早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增多和不能解释的脾大时,应考虑骨髓增殖性肿瘤。在炎症或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其值减低,因此ALP水平的检测亦有助于诊断。

治疗

主要是对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原发性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