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血液病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血液病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导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和治疗主题,主要讲述血管内凝血,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方面医学知识。

诊断

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最重要的是要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包括:①存在出血、血栓或两者兼有,或进展性器官功能障碍;②存在基础疾病或病理过程,能引起组织损伤、细胞死亡或产生和释放TF;③快速而易采用的临床试验结果异常并随病情改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诊断缺乏单一的病症学试验,重要性处在第二位。理由为:①大多数试验受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干扰,例如操作、温度等;②测定结果只反映高动力境况下的静态“快照”;③测定耗时,报告结果可能过了高动力境况,例如间歇性严重感染(胆囊坏死、脓胸、脓肿等);④特殊试验纯实验室操作有一定难度,应用局限,只有少数人知道并能解释,并且不能指导治疗亦不能改变治疗方向。因此,谨慎地采用廉价、有货供应、并快速测定的试验)是最打动人的,除非昂贵的试验能提出更多的预报信息。

2001年,国际血栓止血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ISTH)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分会公布一个积分评分法(下表),目的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诊断更便利。2007年评分法获批准应用。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为静态评分。采用该评分法的前提是:①存在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础疾病;②采用简单筛查方法;③≥5分,可以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两天后复查;④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求证实。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增加动态观察,两天后再次监测结果与最初检测相比较。参数水平倾向于正常,则评分减低。倾向于病理状态,则评分增加。如条件许可,ATⅢ、PC水平也可作为评分参数。

ISTH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2001)

注:≥5,符合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2天后重复评分

ISTH非显性进展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

注:≥5符合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5不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初步评估资料显示,ISTH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系统能够识别一组有严重感染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危患者。进展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不能判断哪些患者以后将确实发展成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但它可以识别高死亡率患者。ISTH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法,无实用价值,已被否定。有报道灼伤患者内源性凝血调节蛋白显著减少,幸存者AT、PS第5天,PC第7天恢复到正常水平。

治疗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率为50%~80%,可因不同基础疾病而差异。产科疾病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者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例如胎盘早剥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率已低于1%,反之由感染休克所诱发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率高达9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病因多,临床表现多样性、复杂性,且各期交叉存在,故缺乏可比性临床研究资料,在治疗上存在争议。然而,根据理论推理、回顾性资料分析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特殊类型的治疗经验,下列处理原则已获公认: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严重的基础疾病所引发的后果。因此,诊断一旦确定,积极治疗原发病至关重要。维持血流灌注,积极治疗休克,纠正低血容量,对生命体征以及主要器官功能(心、肺、肾)进行监测,决不容忽视。是否需要针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身采取治疗措施,将根据临床情况而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决不能单纯以实验室指标为依据。羊水栓塞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应立即对肺、心血管进行有效的支持以挽救患者的生命。②血栓栓塞为主要临床症状者有使用肝素的指征。若出血为主要临床症状,则应替代性输注血小板和新鲜血浆,如治疗失败可考虑加用肝素,若再次失败则可考虑合并应用纤溶抑制剂。③每8~12小时评估临床及实验室指标。

具体治疗措施:

替代治疗

患者如有明显出血或在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纤溶期,血小板数、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水平均降低,应适当补充凝血因子,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冷沉淀(富含纤维蛋白原、FⅧ、纤维连接蛋白)、浓缩血小板悬液或新鲜全血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富含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推荐剂量8U血小板浓缩物(1U来自200ml鲜血)、8U冷沉淀、2U FFP。每8小时根据血小板数、纤维蛋白原、APTT、PT、输入的容量而调整替代治疗剂量。对替代治疗曾有争议,过去有的作者认为在凝血酶继续生成时,输注凝血因子如同“火上加油”。可加重血管内凝血。这一理论上的推测在实践中未被证实。

肝素治疗

尽管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上使用肝素已有较长历史,但对肝素的使用仍有极大争议,并缺乏对照性观察。主张使用肝素的理论依据:肝素是抗凝血酶Ⅲ(ATⅢ)的辅助因子。在肝素存在情况下,ATⅢ中和凝血酶的能力增加1000倍,并可抑制FⅩ、Ⅸ、Ⅺ、Ⅻ的激活。如果血栓-出血临床轴线(表139- 1),倾向于血栓形成则采用肝素治疗更为合理。另一方面,反对使用肝素的依据为:①实验资料表明,肝素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前使用方能奏效。一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则血浆ATⅢ水平低下、纤维蛋白单体及中性粒细胞释出的弹性蛋白酶干扰肝素- ATⅢ复合物与凝血酶的反应。②应用肝素虽可使血浆凝血因子水平略上升,但死亡率未改变。③应用肝素可使出血发生率增加,并可致命。④5%患者应用肝素诱发抗肝素抗体,促使血小板聚集、血小板数减少。少数情况下,应用肝素甚至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概括地说,目前一般认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使用肝素的指征:

1.持续出血、经替代治疗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不上升。以肝素中和凝血酶活性,继之以补充性治疗,常可成功地止血并使凝血因子上升,实验室指标改善。

2.证实有纤维蛋白的沉积,如皮肤坏死、暴发性紫癜、肢端缺血或静脉血栓栓塞。

3.对下列疾病一般一致认为肝素治疗有效:死胎潴留伴有低纤维蛋白原血症诱导分娩前,流产,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化疗前,主动脉瘤或转移癌手术前,血型不合输血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肝素治疗量:虽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高凝期或明显的栓塞者肝素治疗可能有效,但对肝素的用量也存在着不同观点。从理论角度来说,人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g/L,以血容量为5000ml计算,人体纤维蛋白原总量为10~15g。因为1U凝血酶可使1mg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也就是说需要对抗10 000~15 000U的凝血酶才能阻止纤维蛋白的形成。1mg肝素可中和32UⅩa及1000U凝血酶,因此,每日只需微剂量肝素(15mg)就足以中和凝血酶的作用。且肝素在催化ATⅢ与凝血酶的结合过程中自身并不消耗。因此,目前肝素用量较过去明显减少。至于微剂量与不用肝素之间有无差别,尚需更多实践证实。尽管不少临床经验表明轻至中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皮下注射肝素能改善临床症状,但均缺乏系统的实验分析。此外,暴发性紫癜需抑制凝血酶的生成,则需应用高剂量肝素。

目前推荐的普通肝素剂量为5~10U/(kg•h),不宜进行冲击式输注。输血错误、暴发性紫癜,需要加大肝素剂量,同时必须加强补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肾功能衰竭而应用普通肝素的患者、不需要减少剂量,因为低剂量普通肝素将与血浆蛋白结合、与内皮细胞相黏附、并被网状内皮摄取及清除。至于大剂量普通肝素的游离部分,被肾脏所清除。反之,由于低分子肝素(LMWH)的血浆蛋白亲和力低,主要通过肾脏清除,肾衰患者应用LMWH,应减少剂量。肝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子及凝血抑制因子生成减少,肝素应慎用。出血倾向明显者可采用低分子量肝素30~50抗Ⅹa 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成人),暴发性紫癜者剂量加倍。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如Trousseau综合征(癌症性高凝),应该根据PTT或血浆肝素水平,采用有效的肝素剂量。暴发性紫癜、APL和AAA,每一种情况都具有多种凝血试验异常。因此,不能采用通常的临床试验进行监测。必须依靠经验性给药。必要时测定血浆肝素水平,调整剂量。

纤溶抑制剂

纤溶抑制剂阻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代偿机制、妨碍组织灌注的恢复。阻止血块溶解的同时,常带来肾损害不能回复的后果,近年来,不主张使用。对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巨大血肿、中暑、羊水栓塞、前列腺癌等易并发纤溶亢进的患者,若发生严重出血危及生命、治疗失败,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等情况,提示血栓-出血轴线(表139- 1)极度倾向于出血的患者,才有指征在肝素抗凝、替代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氨基己酸(EACA)、氨甲苯酸或氨甲环酸等纤溶抑制剂,以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和纤溶酶的水解作用。故原则上说,EACA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不用,纤溶过盛至危及生命出血时,推荐剂量氨甲环酸100~200mg/次,每日2~3次静脉输注。EACA、氨甲环酸尿路内浓度高,易因血块形成而梗阻尿路,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伴血尿或尿道手术后慎用。24小时内临床未改善者,不建议继续应用。

其他治疗

1970年首次报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曾用ATⅢ浓缩剂或合并肝素进行治疗。狒狒的感染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实验资料表明,大剂量ATⅢ浓缩剂仅在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前输注可防止动物死亡。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后给相同剂量则无效,故不推荐应用于临床治疗,ATⅢ纯品与肝素合用治疗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正在进行中,但资料尚不足以评估该方案的价值。活化蛋白C浓缩剂、变异的α1-抗膜蛋白酶、抗组织因子单抗、抗内毒素或细胞因子等资料均在试验研究中。基因重组FⅦa(rFⅦa)曾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选择性病例,例如恶性疾病、脑损伤、产科急诊严重出血伴严重纤溶亢进者。至今,这些少数病例都是在所有治疗方法失败后才应用。rFⅦa止血功效给人以深刻印象。并发血栓的恐惧不经常见诸报道,有待进一步论证。

各医疗机构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治疗基于临床经验,方法和疗效存在较大差异。日本血栓止血学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学术委员会推荐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方案和推荐度分类见下表。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时推荐的治疗方案(日本血栓止血学会- 2006)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治疗的推荐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