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疾病与血液学异常 > 外科手术中出血(血液病学 外科患者的血液学问题)

外科手术中出血(血液病学 外科患者的血液学问题)

导语:外科手术中出血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外科患者的血液学问题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外科手术中出血主题,主要讲述出血,手术等方面医学知识。

出血是外科手术中最常遇到的血液学问题。正常的止血功能与三种因素有关,即:血管壁、血小板和各种凝血因子。任何一种因素发生异常,都可引起术中与术后的出血不止。

血小板异常

组织受伤后,2~10分钟之内血小板便在血管破损处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子,终止出血。这是止血过程的第一阶段。若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出血时间将会延长。标准化的出血时间检查(Ivy法,亦称弹簧刀法)可反映血小板的数量和(或)质量是否正常。因此,任何有出血病史的患者手术前都应该进行此项检查。对某些特殊手术如:神经外科手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尤为重要。近期服用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或抗炎药物的患者,或有氮质血症者,出血时间皆可延长,询问病史时需加注意。

血小板计数也是手术前应做的检查之一。血小板数量与出血时间密切相关,并反映手术出血的危险程度。经验表明:血小板计数高于75×109/L时,若血小板功能正常,一般不会发生术后出血;而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L,便可出现自发性出血。血小板中度减少(>50×109/L)的患者能耐受肉眼可及的手术,较大型或急诊手术前则应将血小板提升到(50~80)×109/L以上,方为安全。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破坏增加和血小板分布异常。具体病因可参阅本书有关章节。

输注浓集血小板为提升血小板的有效方法,由400ml新鲜血中可浓集(0. 5~1. 0)×1011血小板,能将体重为70kg的患者的血小板升高约15×109/L。若输入后10~60分钟,血小板未见升高,表明患者已产生同种免疫抗体,需予以HLA相合的单采血小板。由一位供者提供的单采血小板数为(3~4)× 1011,可较大幅度提高血小板浓度。

出血时间延长而血小板计数正常或接近正常表明血小板功能异常。手术前的出血病史有助于明确这种异常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先天性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见于血管性血友病,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本病时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水平降低,使得血小板不能黏附于血管壁,丧失止血功能。输注血浆冷沉淀物或新鲜冰冻血浆能纠正之。血栓收缩蛋白缺乏症时,由于血小板表面缺乏Ⅱb-Ⅲa糖蛋白复合物,不能与纤维蛋白原结合,血小板聚集发生障碍,引起出血时间延长。若由出血史及家族史中疑及此病,可行血小板聚集试验证实。术前给予泼尼松或DDAVP(弥凝)能恢复正常的出血时间,必要时手术中输注血小板。一般来说,血小板功能异常并非外科手术的禁忌证,除非既往有严重的出血史。

凝血因子缺乏

创伤后,在血小板血栓的支架上,各种凝血因子相继激活,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包绕红细胞形成红色血栓,这是止血过程的第二阶段。若凝血因子缺乏,凝血过程受阻,便会发生自发性出血或手术后出血不止。凝血因子缺乏可分为先天性或获得性。先天性者,如血友病,一般表现为单一凝血因子缺乏。若有多种凝血因子缺乏,当属获得性,在临床上远较先天性者常见。

当病史提示外科患者有出血倾向,如:无诱因的皮肤瘀斑、拔牙后出血不止、小外伤后流血过多等,应进一步追问患者有无慢性肝、肾疾病,近期是否服用某种药物,家族成员有无类似疾病。同时需要做有关凝血因子的筛选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等。如检查结果异常,应进一步检测哪些凝血因子缺乏(详见本书有关章节)。

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接受手术前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诊断是否明确;②有无血小板异常;③有无凝血因子抑制物;④能否得到足够的血液制品,以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

血友病为最常见的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疾患,包括A、B两型,分别缺乏因子Ⅷ和因子Ⅸ。当某一因子的血浆浓度低于正常人的30%,APTT将会延长。因子Ⅷ严重缺乏时,约15%患者可在血浆中发现因子Ⅷ抑制物。本病原则上应避免手术。若患者必须手术,则应在术前补充所缺乏的凝血因子。血友病A可给予冷沉淀物或因子Ⅷ浓缩物;血友病B则用新鲜冰冻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在计算使用剂量和输注方法时,应考虑到凝血因子的半衰期。因子Ⅷ的半衰期为8~12小时,因子Ⅸ为18~24小时。血友病患者存在循环抑制物时,禁忌常规手术。因子Ⅷ轻度或中度缺乏的血友病A患者注射DDAVP(1-去氨基- 8右旋-精氨酸加压素)后因子Ⅷ:C及ⅧR:Ag可增加2~3倍,但为一过性,故仅适用于小型手术或拔牙术。手术前应试验性注射DDAVP,观察注射前后Ⅷ因子水平。

血友病患者术后10~14天的伤口愈合期内应维持凝血因子浓度在10%~20%,为此需按每日15~20ml/kg输凝血因子或新鲜冰冻血浆,将总量按8~12小时1次,分次输完。

维生素K缺乏是最常见的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的病因,尤其在术后患者。人体维生素K的贮存量有限,当患者长期禁食或进食明显减少、大量使用抗生素、小肠吸收不良或口服抗凝剂时,1~3周内便会迅速出现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合成依赖维生素K的存在,因此,维生素K缺乏时,这些因子水平会下降。早期PT延长,日久APTT也将延长。补充维生素K是纠正这一凝血疾患的有效方法。如果并无出血倾向,或手术可择期进行,可皮下或肌注维生素K110mg,尽量避免静脉注射。必须静脉注射时,应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稀释,注射速度不超过1mg/min。注射维生素K后24小时之内,PT应恢复正常,否则可重复注射。此时需注意有无肝脏疾病或其他凝血因子缺乏。对出血严重或紧急手术的患者,在注射维生素K的同时,可给予新鲜冻存血浆,以迅速补充缺少的凝血因子。

肝脏病也是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的常见原因之一,所缺少的因子主要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但肝病严重时因子Ⅴ和纤维蛋白原的合成亦会减低。同时,往往合并血小板减少,纤溶活性增加等其他出血因素。实验室检查可发现PT和APTT皆延长,甚至TT也有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下降,其他肝脏功能亦有不同程度异常。这些患者手术前应给予新鲜冻存血浆,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注射维生素K无效。避免使用凝血酶原复合物,以防血栓形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是一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征,表现为凝血过程病理性激活、血管内大量凝血酶生成、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微小血管血栓形成、造成脏器功能损害和出血以及溶血。外科手术和严重创伤是DIC的诱因之一。损伤面积广、经历时间长的手术,尤其是前列腺、肺、胰腺、胃、骨等部位的大型手术以及体外循环,较易诱发DIC。手术后出现广泛出血,并有休克、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应疑及是否有DIC。关于DIC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请参阅本书“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章。

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

在大手术中,特别是肺手术和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机体可释放大量纤溶酶原激活物进入血流,引起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简称“原发性纤溶”。临床表现为伤口渗血不止,皮肤出现大片瘀斑,与DIC极为相似。但原发性纤溶时,血小板计数正常,因子Ⅷ活性正常或轻度减少,3P试验阴性,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显著缩短,可据以与DIC鉴别。抗纤溶药物对原发性纤溶有显著疗效,可选用氨基己酸或氨甲苯酸等。对于是否合并DIC尚有疑问的患者,应在肝素化后再给予抗纤溶药物,以策安全。

输大量库存血

可引起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减少,造成出血。同时,血液中的抗凝剂枸橼酸钠不仅使游离钙减少,还可降低毛细血管张力,加重出血倾向。其预防和处理参阅“第151章第二节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