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红细胞系统 > 血红蛋白的结构详解(血液病学 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血红蛋白的结构详解(血液病学 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导语:血红蛋白的结构详解属于血液病学下的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血红蛋白的结构详解主题,主要讲述血红蛋白等方面医学知识。

血红蛋白和其他许多功能蛋白质一样,其分子结构可划分为一、二、三级或四级。如前所述,人血红蛋白是由4个亚单位组成的,每个亚单位含有一个亚铁血红素和一条多肽链。组成Hb的多肽链分为两大类:①α类链:ζ、α和θ链;②非α类链:ε、γ、β、δ链。α链由141个氨基酸组成,其N-末端为缬氨酸(Val),C-端为精氨酸(Arg)。ε、γ、β、δ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除γ链N-末端氨基酸为甘氨酸(Gly)外,β、δ链的N-末端为Val,β、δ、γ链C-末端均为组氨酸(His)。

所谓Hb的一级结构(化学结构)是指氨基酸残基在珠蛋白肽链上的线性排列顺序,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以肽键(—CONH—)相连。一级结构对Hb的立体结构起决定性作用,对于了解血红蛋白病的分子病理学是很重要的。珠蛋白肽链氨基酸顺序测定是Ingram(1958)指纹技术和通过Edman逐步降解技术测定各个酶解肽段的顺序而完成的。从氨基端排起,下图中已指出全链α和β链的一级结构,上一篇图表中有列出各功能珠蛋白链的氨基酸排列顺序。

血红蛋白α链和β链 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A.α链;B.β链

血红蛋白的二级结构:指多肽链主链骨架中若干肽段在一个方向上按一定规律盘绕成α螺旋结构(称为二级结构)。α螺旋结构是链内肽链间氢键使肽链中有些段落以3. 6个氨基酸残基为一周,盘成一个右手螺旋。珠蛋白肽链的70%以上氨基酸处于螺旋形位置,组成7或8个节段,称为螺旋段(下图),每两个节段之间为少数处于非螺旋形结构的氨基酸。α链有7个螺旋段,分别用A,B,C,E,F,G,H来表示;β链有8个螺旋段,分别用A,B, C,D,E,F,G,H来表示。非螺旋段位于其间,分别用CD,EF等来表示。每个氨基酸残基的位置可以用从N端开始的序号表示,也可以用在区段的序号表示。比较已知20多个物种,(从鳗鱼到人)的血红蛋白的一级结构,发现有9个位置在所有或几乎所有已被研究的物种中含有相同的氨基酸。这些保守的位置对血红蛋白分子的功能至关重要,有一些直接参与血红素与氧的结合过程,而CH2位的酪氨酸残基的羟基与FG5位缬氨酸残基形成氢键加强了分子的稳定性。β6甘氨酸残基体积最小,使螺旋区B和螺旋区E得以充分靠近,另外C2脯氨酸的存在使螺旋区终结。

β-珠蛋白链的螺旋节段示意图

血红蛋白中的保守氨基酸残基

血红蛋白的三级结构:指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珠蛋白肽链借助于次级键(主要是疏水键),又可按一定方式再盘曲折叠,使其本来较长的肽链,在空间上形成较紧密的球状三维构象(下图),其内部多为疏水性氨基酸,为血红素提供了必要的疏水环境,而外部多为极性氨基酸,是Hb分子高度可溶、具有稳定的立体结构。血红素位于E,F螺旋段和CD非螺旋段组成的疏水性“口袋”中(称为“血红素袋”),通过次级键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分析可见,血红素与珠蛋白链相结合,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①血红素中的Fe2+与F8组氨酸(近位组氨酸)咪唑基的N原子之间的配位键;②卟啉环上一个丙酸侧链与FG2组氨酸及H5谷氨酰胺形成氢链,另一个丙酸侧链与CD3精氨酸形成氢键;③珠蛋白与血红素之间还有很多非极性相互作用,“血红素袋”周围多为疏水性氨基酸,在使血红素-珠蛋白复合物稳定中,疏水基团起着重要作用。血红素中Fe2+与O2相连是在卟啉环平面的另一侧。具体说,在血红素的两侧各有一个组氨酸残基(F8和E7),其中F8的位置距血红素很近,称为近位组氨酸,E7组氨酸距血红素很远,称为远位组氨酸,与血红素没有直接联系,但起着“血红素袋”门户作用。

 

血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血红蛋白的四级结构:组成血红蛋白的四条肽链(亚基)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亚基间的次级键,按一定空间关系相互组成一个完整的、呈椭圆形的四聚体——有功能的血红蛋白分子,其大小约为6. 4nm×5. 5nm×5. 0nm。Monod等人指出,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以两种不同的物理形式存在,也就是采取两种不同的四级结构,一种是易和氧结合、高亲和力的R型(松弛态),另一种形式是易于放氧、低亲和力的T型(紧张态)。T型构象血红蛋白分子(脱氧Hb)中,其四条多肽链之间由8对盐键相连而成为受约束的强制状态,其中包括末端氨基和末端羧基之间、末端羧基和46位赖氨酸残基的侧链之间、141位精氨酸残基的侧链和94位天冬氨酸残基的侧链之间,以及146位组氨酸残基和94位天冬氨酸残基之间形成的盐键。当血红蛋白氧合后转为R型构象,上述盐键全部破坏,使肽链的羧基端完全自由。在血红蛋白分子之中,四个亚基对称排列形成α1β1 和α2β2两个重要接触面(下图)。这两种接触面的划分,主要是根据Hb分子氧合和脱氧是二者的移动情况,在氧合和脱氧过程中移动较小的(约1Å),称为α1β1接触面或α2β2接触面;在氧合和脱氧过程中移动较大(约7Å),则称为α1β2接触面或α2β1接触面。α1β1接触面相对较大较长(包括34个残基和110个原子),对Hb分子的稳定性很重要,α1β1接触面相对较小较短(包括19个残基和80个原子),在结合配体(O2)时发生T→R构象跃进中可产生7Å左右的滑动,因此α1β1接触面对Hb分子对氧的亲和力很重要。一切在接触面中突变都会减小血红素-血红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血红蛋白分子的氧亲和性,而α1β1接触面中的突变一般并不这样。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前后的构象变化:A.脱氧血红蛋白(T-构象);B.氧合血红蛋白(IR-构象)

血红蛋白的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始于1936年,化学家佩鲁茨(Max Perutz)及其同事应用X线衍射技术,费时20余年,才确定了血红蛋白分子中数万个原子坐标,完成了脱氧和氧合血红蛋白的三维结构分析,终于从立体化学上揭开了分子呼吸(Hb分子摄氧和释氧)的奥秘,并建立了描述Hb变构效应的模型。后来,他们又从立体化学角度阐述氧亲和性改变的异常Hb病的发病机制。由于这项杰出工作,Perutz和研究肌红蛋白的Kendrew分享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