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为基因治疗理想的载体细胞(血液病学 造血及其调控)
导语:造血干细胞为基因治疗理想的载体细胞属于血液病学下的造血及其调控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造血干细胞为基因治疗理想的载体细胞主题,主要讲述造血干细胞,基因治疗等方面医学知识。
国际上临床基因治疗从1991年开始,至今有关的基础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些重大难题尚未解决。如基因转染的载体、目的基因体内转染的靶向性、目的基因在体内表达的水平和时间的调控,以及有治疗效果基因的选择和寻找等。美国几例ADA基因治疗病例,其带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在患者体内维持时间太短。为了使目的基因能在患者体内长期或永恒地表达,必须选一种能在体内自我更新、自我维持的永不消亡的细胞,作为目的基因的宿主细胞。于是,造血干细胞便成为最理想的目的基因转染的靶细胞。1993年前人们已在小鼠中成功地把目的基因转染整合到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基因组中,使目的基因在小鼠体内持续表达。此实验小鼠在1年以后30%的外周血细胞仍带有目的基因及其前病毒载体。这时,人们以为基因转染人的造血干细胞也同样容易实现,美国各大药厂纷纷大量投资做基因治疗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由于当时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还很差,人们对造血干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及载体构建技术的知识不足,1995年临床试验几乎都失败了。从那时起,人们总结教训,以更大的投入,又重新回到基础领域,对造血干细胞生物学,病毒载体的筛选、重组及其转染技术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这些年有不少可喜的进展。人们对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前景又重新出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