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因多态性 > 脂肪相关(肿瘤恶液质 基因多态性)

脂肪相关(肿瘤恶液质 基因多态性)

导语:脂肪相关属于肿瘤恶液质下的基因多态性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肿瘤恶液质 脂肪相关主题,主要讲述脂肪,恶液质等方面医学知识。

瘦素和瘦素受体

瘦素(leptin,LEP)也是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蛋白,与瘦素受体(LEP receptor,LEPR)结合后,通过抑制食欲及增加能量消耗,从而控制体内脂肪储存。由于在恶液质患者中总脂肪含量减少,故瘦素的总体水平下降,并与炎症反应的程度成反比。同时,恶液质患者的TNF-α水平升高,后者又可刺激瘦素的分泌。

在肿瘤负荷大鼠中,恶液质组的腹膜后脂肪、附睾脂肪、肠系膜脂肪以及血浆瘦素水平均比无恶液质组的显著下降。在食管癌患者中,血浆的经脂肪比例调整后的瘦素水平在健康人群、无恶液质患者及恶液质患者中依次降低,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心力衰竭的患者。有趣的是,瘦素与恶液质的关系可能存在性别间的差异。女性中,恶液质患者的瘦素水平明显比非恶液质患者的低;而在男性中两者却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在肿瘤负荷大鼠中均观察到脂肪组织中发生炎症细胞浸润,但恶液质组的炎症细胞TNF-α分泌比非恶液质组的显著增多,心力衰竭并发恶液质的患者TNF-α水平也升高。

瘦素基因定位于染色体7q31.3,长约20kb,由3 个外显子和 2 个内含子组成,在-2548位点存在G/A多态性,与瘦素的水平相关。在一项针对非肥胖妇女的研究中发现,与携带-2548GA或GG基因型者相比,-2548AA基因型者的瘦素水平更高,脂肪细胞内瘦素mRNA水平高60%,瘦素分泌率是前两者的两倍。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发现,肥胖者(BMI>27kg/m2)中携带-2548G等位基因的比例比非肥胖者(BMI<27kg/m2)显著升高,无性别间差异。

瘦素受体基因在+5193、+27265及+44704位点存在A/G、A/G、G/C多态性,可能与肥胖相关。与携带+27265A等位基因型人群相比,+27265G等位基因人群的脂肪比例与瘦素水平更高。同时,携带+5193AA及+44704CC基因型者的瘦素水平较高。

脂肪因子及脂肪因子受体

脂联素(adiponectin)由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激素蛋白,可调节包括糖代谢、脂质代谢等多种代谢,同时可抑制外周单核细胞的生长和炎症因子的释放。脂联素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存在两种异构体——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脂联素受体2 (AdipoR2),AdipoR1在骨骼肌中高度表达,AdipoR2在肝脏中高度表达。激活的受体可以增加腺苷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 (AMP)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乙酰CoA羧化酶(acetyl CoA carboxylase,ACC)及p38MAPK的磷酸化,从而促进脂肪酸氧化和糖代谢。

在人体内,血浆脂联素的浓度与BMI、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在动物实验中,高浓度的脂联素可引起体重减轻。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脂联素的水平与恶液质的发生相关,并发恶液质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浓度比无恶液质患者、健康人的均显著升高。而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生体重减轻的患者的脂联素水平比无体重减轻者的低。

人类脂联素的基因ADIPOQ定位于染色体3q27,全长17kb,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ADIPOQ基因在+45、+276、-11391、-11377位点分别存在T/G、G/T、G/A及C/G多态性,均与血浆脂联素浓度相关。携带+45G、+276T等位基因者的脂联素血浆水平较高,且+45GG基因型的个体的腹部脂肪的含量更少,+276T等位基因者的脂联素mRNA水平在腹部脂肪中更低;而-11391G、-11377G等位基因者的脂联素血浆水平较低。而在3号外显子3′端存在ATG重复序列,携带6个ATG重复序列者的空腹血糖及血浆甘油三酯的水平均较低,而8重复序列者则较高。

AdipoR1基因定位于1p36.13-q41,全长17.5kb,包括8个外显子。在启动子区域-8503位点存在G/A多态性,内含子区的-1927位点存在T/C多态性,两者属于连锁不平稳遗传。研究发现,携带-8503A、-1927C等位基因者具有较低的胰岛素敏感性,且肝脏内脂肪含量更高。AdipoR2基因在+795G/A、+870C/A、及+963C/T位点,分别存在G/A、C/A及C/T多态性,也为连锁不平稳遗传。研究发现,+795A、+870A及+963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血浆脂联素水平较高,且空腹甘油三酯水平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