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的管理 > 微生物 > 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一定是诱导酶吗?(微生物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一定是诱导酶吗?(微生物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导语: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一定是诱导酶吗?属于微生物下的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微生物 染色体介导的AmpC酶一定是诱导酶吗?主题,主要讲述β-内酰胺酶,AmpC酶,β-内酰胺酶所致的细菌耐药性等方面医学知识。

答:不完全是。诱导性产AmpC酶革兰阴性杆菌,有较高频率(10−6~10−9)的自发突变。突变可发生在amp操纵子上:①ampC基因突变或ampC基因扩增;②ampC启动子和(或)衰减子突变;③调节基因的突变,如ampR、ampD、ampE、ampG等,导致AmpC酶活性或表达水平改变。临床分离株中,突变最常见于ampD。ampD突变导致两种β-内酰胺酶表达形式:①无义突变造成去阻遏,产生有缺陷的AmpD蛋白,失去抑制作用,AmpR以激活子的形式激活AmpC酶持续高水平表达,称之为去阻遏酶合成(derepressed-lactamases synthesis);②另一种突变产生诱导性高水平表达AmpC酶。缺乏诱导剂时,AmpC酶合成少量增加;存在(比野生菌株所需)低水平诱导剂时,则促进AmpC酶高水平表达。突变株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均耐药,造成治疗困难。临床上大量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容易选择出此种突变株,并可造成耐药菌的暴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