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出口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Naffziger氏综合征)(心血管 与血管相关的)
英文: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同义名:Adson综合征、Naffziger综合征、Naven综合征、Coote宗合征、颈肋综合征、前斜角肌综合征、斜角肌综合征、肋锁综合征、第1胸肋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肩臂综合征等。目前多采用胸出口综合征一词。
溯源与发展
本征是上肢的神经血管在锁骨与第1肋骨间的狭窄部位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组症候群。Coote(1861)首先切除颈肋解除神经血管束受压症状。胸出口综合征最早由Adson于1927年系统描述,故称Adson综合征,之后Naffziger于1937年、Haverr于1938年相继报道,所以亦称Naffziger氏综合征。
发病机制
胸出口综合征发病机制:
- 颈肋压迫;
- 与前斜角肌痉挛引起第1肋抬高有关;
- 肋骨下动脉瘤;
- 肩部负重使第1肋骨和锁骨间隙变窄。
因为臂丛下组、第8颈神经、第1肋间神经和锁骨下动脉都容易因上述因素受压而出现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和青年人,男:女为3:10多有外伤史。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臂丛和锁骨下动脉或静脉受压的症状,分为神经受压和血管受压两类,神经受压的症状较为多见,也有神经和血管同时受压:
- 神经受压症状有疼痛,感觉异常与麻木,常位于手指和手的尺神经分布区。也可在上肢、肩胛带和同侧肩背部疼痛并向上肢放射。晚期有感觉消失,运动无力,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4-5指伸肌麻痹形成爪形手。
- 动脉受压有手臂或手的缺血性疼痛、麻木、疲劳、感觉异常、发凉和无力。受压动脉远端扩张形成血栓使远端缺血。静脉受压则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的表现如:肿胀、酸痛、浅静脉扩张等。
诊断与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如上肢疼痛和变冷等神经和锁骨下动脉受压征,辅以颈、肩、胸部及锁骨的X线片,可考虑本征(下图)。进一步行CT及磁共振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下述试验对诊断有帮助。
- 前斜角肌试验(Adsort试验):取坐位,双手置膝上,令头转向患侧,抬高颏部,并使颈部过度向上伸展;做深吸气后摒气,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者为阳性。
- 间歇跛动试验:双臂上举90°外展旋转,令手指快速屈曲动作,于数秒钟内出现患肢前臂疼痛,但是臂也因困倦和不适而很快地瘫下。
- 紧肩试验(肋锁试验)及肩外旋试验阳性应与颈椎病、颈胸神经根炎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鉴别。
治疗、预后
-保守治疗:症状轻者,可行改正姿势、睡觉时上肢置于身旁、双肩垫枕等。适宜的物理治疗(透热疗法、按摩疗法等)、镇痛药及镇静药物治疗适用于轻中度症状的患者。
手术治疗:手术原则是解除对血管神经束的骨性剪刀样压迫,必须截除第1肋骨全长和解除有关压迫因素,使臂丛和锁骨下动脉下移而又不产生畸形并发症。
本征经适当的治疗,预后一般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