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周围血管 > 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射亢进综合征)(心血管 周围血管)

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射亢进综合征)(心血管 周围血管)

导语: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射亢进综合征)属于心血管下的周围血管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心血管 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射亢进综合征)主题,主要讲述颈动脉等方面医学知识。

英文:carotid sinus syndrome
同义名:Charcoot-Weiss-Baker综合征、Weiss-Baker综合征、颈动脉窦反射亢进综合征、迷走神经晕厥、血管迷走神经综合征、心脏抑制性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性晕厥、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

溯源与发展

早在1866年Czermark首先注意到压迫颈动脉会引起心率和脉搏减慢。1872年Charcot首先报道。1933年Weiss和Baker曾描述由颈动脉窦反射过敏引起一种临床综合征,称颈动脉窦综合征。颈动脉窦综合征是指由颈动脉窦反射过敏引起的以眩晕和晕厥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病征。

发病机制

能够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颈动脉窦处的动脉硬化,动脉体瘤,颈动脉窦处炎症,颈动脉周围病变,如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肿瘤压迫等。此外,高血压、心肌受损、胆道疾患、食道憩室、食管裂孔疝,使用洋地黄均可致颈动脉窦敏感性增高。

正常情况下,颈动脉窦是存在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一个小球状扩张,该窦有许多感觉受体纤维,这些纤维均与一条细微的窦神经联系。此窦神经在颈外动脉与颈内动脉之间向上走行,并与舌咽神经连接,然后进入延髓与血管舒缩中枢、心动抑制中枢发生联系。

当颈动脉压力发生变动时,颈动脉窦即出现反应,引起心率变慢,血压下降,以及周围血管扩张。如压迫动脉窦下的颈总动脉,则可因窦内压力降低,引起心率加速、血压上升和周围血管收缩。

临床表现

本病以50岁以上发病者为多,女性多于男性。本征并不具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其前驱症状常表现为不安、软弱、视力模糊、出现暗点、耳呜、恶心、上腹总不适、眩晕及四肢感觉异常等。随即突然发生短时间的晕厥,伴有苍白、出汗、瞳孔散大及呼吸浅慢。若出现抽搐,则多属阵挛性,且常为单侧。根据颈动脉窦反射过敏的表现不同,临床可分为四型:

  • 心脏抑制型:以心脏受迷走神经抑制为主。表现为心率减慢,或窦性停搏,房室阻滞。
  • 血管舒张型:以血压下降为主,无明显心率减慢。
  • 脑型或中枢型:心率与血压均无显著的改变。但患者可有意识丧失,多见于青年女性,可能与反射性大脑缺血有关。
  • 混合型:既有心率减慢,又有血压下降。

诊断与鉴别

  • 晕厥发作史。
  • 压迫颈动脉窦可诱发类似的症状。
  • 发作时脑电图出现高波幅慢波。

本征应与单纯性血管抑制性晕厥、体位性低血压、失血、心律失常、癫痫发作、低血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鉴别。

治疗、预后

药物治疗:对于心脏抑制型可用阿托品,女性病人可用甲状腺素片。血管舒张型可用升压药物,新福林、异丙肾上腺素等。脑型可用镇静剂。颈动脉附近有感染者可用抗生素治疗。

手术治疗:若由肿物压迫或刺激引起,需行手术治疗。发作时症状重者可在颈动脉周围进行普鲁卡因封团。有采用颈内、颈外和颈总动脉鞘膜剥离术治疗取得成功的报道。颈动脉周围剥离是常用的方法。

心脏起搏治疗,适用于本征的迷走神经型。

预后:本征预后一般良好。但合并冠心病或高血压心脏病,在发作中亦有死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