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的管理 > 微生物 > 测试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判断结果的标准是怎样产生的?(微生物 真菌药敏试验)

测试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判断结果的标准是怎样产生的?(微生物 真菌药敏试验)

导语:测试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判断结果的标准是怎样产生的?属于微生物下的真菌药敏试验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微生物 测试酵母样真菌药敏试验判断结果的标准是怎样产生的?主题,主要讲述真菌药敏试验的判断标准等方面医学知识。

答:1992年,NCCLS起草了《酵母菌的液体稀释法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参考方案》,文件名称为M-27P,用于检测引起深部感染的酵母样真菌,包括念珠菌、光滑球似酵母和新生隐球菌等对两性霉素B(AMB)、氟胞嘧啶(5-FC)、氟康唑(FCZ)、伊曲康唑(ICZ)等药物的敏感性;1995年NCCLS对该草案作了修正,增加了微量稀释法,又重新起名为(M-27T);1995—1997年NCCLS对终点判断方法进行了修定,形成了《酵母菌稀释法抗真菌药敏试验实施方案》(M-27A);2002年NCCLS统一了微量稀释法中24小时和48小时终点判断方法,增加了新的抗真菌药物泊沙康唑(posaconazole)、雷夫康唑(ravuconazole)和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CZ)的试验方法和MIC参照范围,并将该方案修订出版,名为M-27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