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验室的管理 > 微生物 > MLSB诱导型耐药(iMLS)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微生物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MLSB诱导型耐药(iMLS)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微生物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导语:MLSB诱导型耐药(iMLS)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属于微生物下的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微生物 MLSB诱导型耐药(iMLS)的临床意义是什么?主题,主要讲述MLSB,iMLS等方面医学知识。

答: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球菌如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及其他链球菌属(B、C、G组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如果上述细菌为MLSB诱导型耐药(iMLS),即使是克林霉素敏感者亦不能运用克林霉素作为治疗选择用药。国内大多报道在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44.3%(31/71)~82.4%(56/68)的葡萄球菌为诱导型耐药(iMLS)菌株。因此必须采用D-试验方法进行MLSB诱导型耐药(iMLS)的检测,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