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外用清洁保护类药(皮肤病学 皮肤病治疗学)
导语:皮肤外用清洁保护类药属于皮肤病学下的皮肤病治疗学分支内容。本篇围绕皮肤病学 皮肤外用清洁保护类药主题,主要讲述皮肤病,外用药,药物治疗,清洁等方面医学知识。
清洁剂(cleansing agents)用于清除皮损上的浆液、脓液、污物、鳞屑、结痂或皮损上的各种药粉和药膏。
- 温水肥皂:洗除完整皮肤上的污物或银屑病皮损上的厚痂等。
- 生理盐水:冲洗急性皮炎上的污物或湿敷。
- 植物油或矿物油:清除皮损上的痂皮和油膏。
- 高锰酸钾溶液:用1:5 000~1:8 000稀释液去污、去臭,泡洗有糜烂和渗出的创面。
- 硼酸溶液:用3%稀释液清洗与湿敷有感染的皮损。
- 呋喃西林溶液:用0.02%稀释液清洗与湿敷有感染的皮损与创面。
- 软皂(sapo mollis):用于溶解脂肪、膨胀角质、促进吸收及轻度的杀菌、止痒作用,还可用其去除痂皮和鳞屑。
保护剂(protective agents)用温和无刺激的植物油、滑石粉、氧化锌等来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避免外界的刺激。
- 氧化锌(zinc oxide):有消炎、干燥、保护和轻微的收敛作用,可配成粉剂(纯扑粉、爽身粉)、洗剂(炉甘石洗剂)、油剂(20%-40%氧化锌油)、糊剂(氧化锌糊剂)、软膏等。
- 炉甘石(calamine):不溶于水,有止痒、收敛和保护作用,以8%~15%的浓度配成炉甘石洗剂。
- 滑石粉(talc):有吸收、干燥和保护作用,常与氧化锌配成粉剂、洗剂和糊剂。
- 氢氧化钙(calcium hydroxide):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以此剂加3~4倍重量的蒸馏水搅拌成均匀的乳浆,放置沉淀后,上1/3呈碱性的澄清液,可配成擦剂和洗剂。
- 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几乎不溶于水,为制酸剂,有保护作用,可配成粉剂。
- 硅油(silicone):是合成的有机硅氧化物的聚合物,其物理性状随其取代的烷基和聚合的程度而异,由于交联的程度不同而能得到液体、半固体和固体的产品。可溶于普通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和乙醇,其化学性质稳定,耐热和疏水性强,表面张力低,凝固点和挥发性低,几乎无毒性,可作保护剂、润滑剂、延效剂、消泡剂和抗湿剂,也可作软膏基质,其1%~5%的软膏、乳剂和洗剂等可用于防护酸、碱、铬、镍、油及某些有机溶剂等职业性皮肤病,也可防晒。
- 淀粉(starch):有米淀粉和麦淀粉、玉蜀黍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为白细粉末,可作赋形剂。5%~10%淀粉与水、甘油混合作为保护剂。
- 白垩土(creta):主要含碳酸钙和沉降白垩,不溶于水和酒精,可作为保护剂和制酸剂,为保护性扑粉的原料。
- 植物油(vegetable oil):既作清洁剂又作保护剂、润滑剂、赋形剂等。其中有菜油(vegetable oil)、橄榄油( olive oil)、芝麻油(sesame oil)、花生油(arachitic oil)、蓖麻油(castor oil)、棉子油(cotton oil)及豆油(soyben oil),以上除蓖麻油可溶于乙醇外;其余均微溶于乙醇,可与乙醚、蜂蜡和石蜡(先熔化)等任意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