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能物质代谢性疾病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分型与发病机制(内分泌学 糖尿病)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分型与发病机制(内分泌学 糖尿病)

导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分型与发病机制属于内分泌学下的糖尿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内分泌学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分型与发病机制主题,主要讲述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糖尿病等方面医学知识。

在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糖尿病分型新建议中,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归属为免疫介导性T1DM(1型糖尿病)的亚型。

LADA命名与分型逐渐趋向统一

LADA命名

1977年,英国Irvine观察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中,部分人胰岛细胞抗体(ICA)呈阳性,多无肥胖,血浆C肽低,易出现继发口服降糖药失效且伴有较高比例的自身免疫病病史。1986年,芬兰Groop等报道ICA阳性的NIDDM患者C肽低,但最初不需胰岛素治疗,人HLA-DR3和DR4频率增加,随访观察其β细胞功能持续下降,称之为隐匿性(latent)或迟发性(late-onset)T1DM。1987年,日本Kobayashi将其命名为“缓慢进展性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slowly progressive IDDM)。还有学者认为此类糖尿病为T1DM和T2DM间的过渡类型,其患者兼有T1DM(胰岛素缺乏和胰岛自身抗体)和T2DM(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特点,故称其为“1.5型糖尿病”。1990年,美国Baekkeskov等首次证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体内胰岛64kD抗原的本质是谷氨酸脱羧酶 (GAD),并建立了GAD抗体(GADAb)的免疫沉淀酶活性分析法。1993年,澳大利亚Tuomi等对1组成年发病的NIDDM患者检测GADAb,发现有较高阳性率,并将此类糖尿病命名为“LADA”。

目前“LADA”这一命名最为常用。最近,有学者建议在临床工作中以“AIDA”(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来替代“LADA”这一简称,而LADA仅在科研中使用,以避免临床医师对“latent(隐匿性)”一词产生误解。

分型

随着近年对LADA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其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表型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既有类似于经典T1DM、胰岛功能快速衰竭的患者,又有十几年病程都无明显进展的患者;既有特别消瘦的患者,又有肥胖或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学者们在研究中发现这种异质性可通过抗体滴度的水平予以解释。2001年,Lohmann等观察到ICA和GADAb均阳性和携高滴度GADAb的LADA患者的临床特征更接近于T1DM,而单一抗体阳性或携低滴度抗体的LADA患者则更类似于T2DM,并将它们分别命名为“LADA-type 1”和“LADA-type 2”即LADA-1型和LADA-2型。相关研究亦发现以GADAb滴度指数0.3为界划分的2个LADA亚型患者的临床特征存在显著的不同,结果与Lohmann相似。这表明糖尿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LADA处于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经典T1DM和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T2DM之间,是既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又存在胰岛素抵抗的过渡类型——1.5型糖尿病。

LADA病因和发病机制与经典T1DM不同

胰岛自身抗体数目/滴度/GADAb表达频率存在差异

LADA的T细胞免疫功能及胰岛免疫病理观察甚少。Brooks-Worrell等观察了LAD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人胰岛蛋白的增殖反应。Shimada等报告了1例日本女性LADA患者T细胞浸润胰岛的活检情况。上述有限的资料均支持LADA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如能针对ICA阳性而GADAb、IA-2Ab及IAA均阴性的LADA患者探讨新的胰岛自身抗原,如能细致检测其胰岛自身抗原(GAD、IA-2和胰岛素原等)特异性T细胞功能,如能对其胰腺进行活检或尸检,定性或定量地揭示LADA胰岛炎与经典T1DM的异同,这些研究无疑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LADA的发病机制。

LADA具有较高的T1DM易感基因频率

LADA的上述免疫反应与临床进程是否存在相应的遗传学基础?Tuomi等研究表明,与经典T1DM关联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如DR3、DR4、DQ2 和DQ8的频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经典T1DM、LADA和健康对照。但UKPDS显示,HLA-DR3、HLADR4及HLA-DR3/4频率在LADA与经典T1DM中相似,且随LADA诊断年龄的增加而降低;HLA基因型与诊断后6年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概率无关,而HLA-DQ易感基因型与< 55岁组LADA的胰岛自身抗体滴度相关。LADA的易感基因研究有待深入,开展中国人群的大样本研究,包括HLA单体型、胰岛素启动子串联重复序列数目(INS-VNTR)、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CTLA-4)和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 A,MICA)等候选基因筛查以及其他经典T1DM和(或)T2DM相关基因的比较研究均有待进行。给LADA患者的无糖尿病的后代静脉注射葡萄糖刺激后,胰岛素的释放水平降低,提示其后代胰岛分泌功能受损与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

Vauhkonen等给LADA患者的无糖尿病的后代静脉注射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水平降低,提示其胰岛分泌功能受损。进一步研究显示,GADAb阳性LADA患者的子女还存在胰岛素原及胰岛素原/C肽比值的升高,而ICA阳性LADA患者的子女则无胰岛素原分泌的异常,而以胰岛最大储备功能受损为主,提示其与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关,且具有一定的异质性。

LADA易患性和保护性基因与经典T1DM不同

LADA具有较高的T1DM易感基因频率,如HLA-DR3/ DR4、HLA-BW54、HLA-DQB1*0201/0302和HLA-DRB1*03-DQA1*0501-DQB1*0201等。LADA的HLA表型与经典T1DM并不完全相同,且具有种族特异性,在正常人群亦有一定分布。T1DM高危基因HLA-DQB1*0201/0302的频率在携带高滴度GADAb的经典T1DM患者中最高,在GADAb阳性的LADA中次之,T2DM中最低,提示该基因频率与GADAb滴度呈正相关;而保护型基因HLA-DQB1*0602(3)的频率在3组中的分布恰与易感基因相反,提示LADA易患性和保护性基因与经典T1DM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缓慢进展的胰岛自身免疫破坏有关。

比较LADA(根据GADAb滴度分为LADA-1型和LADA-2型组,即GADAb≥0.3者为LADA-1型,GADAb<0.3 为LADA-2型)和经典T1DM患者(分为青少年急性起病和成人急性起病组)的T1DM的HLA-DQ易感基因和易感单体型,发现HLA-DQ易感或保护性基因频率在青少年T1DM、成人T1DM、LADA-1型和LADA-2型呈现为一个连续的谱,LADA-1型与经典T1DM患者的易感基因和易感单体型频率相似,且均高于正常对照,而保护性等位基因和单体型频率较正常人下降,而LADA-2型与正常组无差异。说明HLA-DQ介导的胰岛β细胞自身免疫损害在LADA-1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在LADA-2型的发病中可能仅起次要作用。

除HLA外,尚有胰岛素基因的Ⅰ类数目可变的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CTLA-4基因外显子1G等位基因和MICA5等位基因多态性与LADA存在关联。总的来说,由于目前对LADA易感基因的研究多局限于T1DM的相关基因,且与正常人部分重叠,故不能作为LADA诊断的独立指标,仅起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