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多发性骨髓瘤 >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流行病学(血液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流行病学(血液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

导语:多发性骨髓瘤及其流行病学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多发性骨髓瘤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多发性骨髓瘤及其流行病学主题,主要讲述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瘤,浆细胞等方面医学知识。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浆细胞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骨髓瘤、浆细胞骨髓瘤或Kahler病。虽然早在1844年对此病已有人作出描述,但直到1889年经Kahler详细报告病例后,多发性骨髓瘤才普遍为人们所了解和承认。多发性骨髓瘤的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恶性浆细胞无节制地增生、广泛浸润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出现及沉积,正常多克隆浆细胞增生和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分泌受到抑制,从而引起广泛骨质破坏、反复感染、贫血、高钙血征、高黏滞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并导致不良后果。

流行病学

本病的发病率在不同国家、种族之间有所不同。本病的发病率在北美、北欧、澳洲等地较高,在亚洲较低。美国的发病率为4. 5/10万人口,其中美国黑人的发病率高达9. 5/10万人口。日本的发病率约为0. 9/10万人口。新加坡的发病率约为0. 8/10万人口。MM在我国的确切发病率尚待调查。MM约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约占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10%。

近年来,MM的发病率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呈上升趋势,即每年诊断的病例数较前增多。进一步的调查研究表明,除随着社会老龄化及社会环境因素改变致使本病实际发病率确有增加的因素外,也有由于医务工作者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医疗仪器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使检出病例增多的缘故。北京协和医院分析1931~1995年收治本病患者的资料,发现20世纪50年代前诊断为MM者仅寥寥数例,60年代前后诊断为MM的例数也很有限,但在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由于蛋白电泳、免疫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等诊断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诊断MM的病例数显著增多,国外也有相同的报道。

MM是中老年疾病。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欧美国家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约为65岁,男女之比约为1. 4:1。我国患者的发病年龄较欧美患者年轻,中位发病年龄为57岁。发病年龄高峰在欧美国家是70~80岁,而在我国是50~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