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实验(血液病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实验(血液病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导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实验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础实验主题,主要讲述血管内凝血,凝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方面医学知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最终结果早已被知晓。“黑色死亡”指的是强烈的外周坏疽和出血,由血栓形成和斑块的去纤维蛋白作用所引起。“黑色死亡”对人类的危害已历时千年之久。对于各种产科急诊并发致命出血的认识已有几个世纪。

早在1834年,de Blainville曾报道快速静脉注射脑组织浸出液,可在2分钟内引起动物死亡。尸解可见血管和心室内充满凝血块。40年后,Nauyn给动物输入溶解的红细胞液,能观察到相似表现。1884年,Foa和Pellacani输注多种组织提取液,都能引起动物的血栓形成或出血。1893年,英国生理学家Wooldridge以剂量少得多的脑组织提取液,缓慢输注。受试动物虽能存活,但血液不凝固。在到达上述状态后,再快速输注更多的脑组织,实验动物并不发生体表损害。实验的意义在当时未被认识。1921年,Mills观察到该项实验结果是由于选择性血浆内去纤维蛋白作用,以致血栓不能形成。1957年,Krevans报道溶血性输注反应后可发生去纤维蛋白作用。1959年,Schneider给兔输注胎盘组织液,研究产科灾难性DIC特征。

20世纪60年代后期,Merskey开展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s)的实验室测定,从而开启了DIC实验研究之门。Marder (1969)等进一步研究纤维蛋白的裂解以及DIC中FDPs的生成机制。Corrigan(1968)重点研究脑膜炎球菌菌血症,阐明严重感染可伴发DIC,加快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1965年,McKay等提出DIC是一种独特的临床事件。1968年,Bull B发现DIC中出现的红细胞碎片,源自微血管病性溶血。鉴于DIC诊断问题存在着争议,Colman于1972年对实验结果及临床进展进行全面性回顾。在此基础上,Merskey(1973)指出实验室指标符合DIC诊断者,不一定都是DIC。反之,真正的DIC有时并不“符合”早期实验室指标。了解基础疾病及总的临床表现,则更为重要。依靠早期实验室指标来诊断DIC的概念已被淘汰。Mant与King(1979)强调DIC可以是严重的、急性的。Sack(1977)准确地描述肿瘤可以伴发慢性DIC。因此,DIC的病因呈异源性,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最近30年来,大量工作集中研究有关正常止血与DIC的启动及调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