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微量残留白血病 > 微量残留白血病(血液病学 微量残留白血病)

微量残留白血病(血液病学 微量残留白血病)

导语:微量残留白血病属于血液病学下的微量残留白血病分支内容。本篇围绕血液病学 微量残留白血病主题,主要讲述微量残留白血病,白血病等方面医学知识。

在可以预见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白血病疗效的提高可能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的进展,一个是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另一个就是根据微量残留病(MRD)动态评价患者的预后进行个体化治疗。目前,MRD的监测已经成为APL和CML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对于ALL,国内外都有正在进行的大系列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应用MRD监测进一步提高疗效,也许三五年以后,MRD监测也会成为ALL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对于其他疾病如AML、CLL和NHL等,MRD监测在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也在研究中。近年,白血病干细胞成为白血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未来,MRD监测的概念和方法也许要和白血病干细胞相结合,实现更加准确的疗效判定。

目前,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的完全缓解率已达到60%~70%,治疗后无病生存率已达25%~40%。但白血病复发仍是当前白血病治疗的主要障碍。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最早将微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leukemia,MRL)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提出来,并进行了深入实验研究的是荷兰学者Hagenbeek,他与Lowenberg于1983年、1986年和1990年主持召开过3次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国际讨论会。当今,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的检测和治疗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热点。这一课题的提出和研究,标志着白血病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白血病的治疗,不仅是如何提高完全缓解率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还包括如何控制MRL,最终治愈白血病。

所谓急性白血病微量残留病,是指白血病诱导化疗完全缓解后(包括骨髓移植治疗后)体内仍残留109以下的白血病细胞,称为“微小残留病”(MRD)。微量残留白血病和明显白血病(overt leukemia)之间没有固定的界线,这主要取决于检测方法的敏感性。随着检测方法和技术的改进,检测到最低白血病细胞数值也不断降低。根据经典的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对人骨髓内白血病细胞检测的最低限为1%~5%。如以白血病患者治疗时体内白血病细胞为1012,经化疗诱导完全缓解,白血病细胞降至1010,则用一般形态学方法就难以检出白血病细胞。但这时体内的残留白血病细胞可能是1010,也可能是0。这样就对白血病的进一步治疗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对预后的预测也无科学依据。目前,由于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的应用,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0-6~10-5,即每105~106正常细胞中含1个瘤细胞也能检测出来,这时如未检测到残留病,可称之为“分子完全缓解”(molecular complete remission)。即使如此,体内仍有可能存在106~107的白血病细胞需要查明。

近年对微量残留白血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很多研究,检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高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技术水平的重要意义在于:

  1. 指导白血病化疗,根据体内白血病细胞的负荷可决定是继续治疗还是停止治疗;
  2. 在新的水平上选择最适宜的联合化疗药物;
  3. 更早地发现药物的耐药性;
  4. 更早地预测白血病复发;
  5. 评价自身骨髓移植的净化效果;
  6. MRD检测也可以用于确定进行SCT的最佳时间。

因此,目前临床研究的主要动向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水平,建立国际通行的标准化操作规程。在此基础上对白血病治疗后的MRD进行动态的监测,实现以MRD为复发危险度判断指标,对白血病缓解后施行动态的分层治疗。